钢筋桁架楼承板铺设在钢结构建筑中承担着“承重+底模”的双重角色,其铺设质量直接影响后续混凝土浇筑的效果和整体结构安全。但很多项目方在验收时容易“走过场”,导致后期出现楼板开裂、承载不足等问题。那么,铺设完成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到底该如何验收?本文结合规范要求和实操经验,帮你梳理关键验收步骤。

1. 外观检查:先看“表面功夫”是否达标
验收*一步是“看外观”——钢筋桁架楼承板的铺设是否平整?相邻板材间的拼接缝是否过大(规范要求≤2mm,避免漏浆)?桁架钢筋是否有明显弯曲、扭曲或变形?压型钢板的波形是否完整(无压塌、撕裂)?同时检查板边是否有翘起(与钢梁或相邻板贴合不紧密),这些问题若不及时处理,后续浇筑混凝土时可能导致局部薄弱点。
2. 尺寸与位置:核对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”
用卷尺和激光测距仪测量关键数据:
板长/板宽: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(允许偏差±5mm)?
桁架间距:沿板跨方向的钢筋桁架中心距是否符合设计(常见间距180-300mm,偏差≤±10mm)?
楼承板搭接:沿梁方向的搭接长度是否达标(通常≥50mm,且需与钢梁或栓钉牢固固定)?垂直于梁方向的搭接(板与板之间)是否重叠≥20mm?
支座固定:钢筋桁架的支座竖筋是否与钢梁点焊牢固(焊点间距≤300mm,焊缝长度≥50mm)?避免浇筑时楼板滑动移位。
3. 钢筋与桁架:核心受力部件必须严查
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承载力主要靠桁架钢筋(上弦筋、下弦筋、腹杆筋),验收时要重点检查:
钢筋规格:桁架用的上弦筋、下弦筋直径是否与设计一致(比如常用φ8mm、φ10mm)?用游标卡尺测量实际直径是否达标(偏差≤±0.2mm)。
焊接质量:桁架节点处的钢筋焊接是否牢固(无虚焊、脱焊)?可用小锤轻敲焊点,若出现明显松动则不合格。
钢筋保护层:楼承板铺设后,桁架钢筋底部到钢梁顶面的净距(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)是否符合设计(通常≥20mm),太薄易露筋,太厚则降低楼板有效高度。
4. 固定与连接:细节决定整体稳定性
除了钢筋本身,楼承板与钢梁、板与板之间的固定同样关键:
栓钉焊接:若设计要求在钢梁上焊接栓钉(增强楼承板与钢梁的连接),需检查栓钉数量、间距(符合图纸)和焊接质量(焊脚饱满、无裂纹)。
临时支撑:对于大跨度或悬挑区域的楼承板,是否按方案设置了临时支撑(比如在浇筑混凝土前用钢管撑住板底)?避免未凝固混凝土因自重导致楼板下沉。
板缝处理:相邻楼承板的拼接缝是否用专用夹具或点焊固定(防止浇筑时错位),缝隙内是否清理干净(无杂物、无积水)。
5. 资料与记录:验收的“书面证明”不可少
*后别忘了检查厂家提供的资料是否齐全:
产品合格证:包括钢材材质单、镀锌层检测报告、桁架焊接工艺评定等;
进场验收记录:楼承板进场时的数量清点、外观初检记录;
隐蔽工程验收单:支座焊接、栓钉焊接等关键工序的验收签字;
设计变更文件:若施工中调整过桁架间距或板型,是否有设计院确认的变更单。

结语:严格验收,给建筑安全加把“锁”
铺设完成的钢筋桁架楼承板验收不是“形式主义”,而是保障后续混凝土浇筑和整体结构安全的关键环节。从外观到尺寸,从钢筋到固定,每个细节都可能影响*终承载力。建议验收时由施工方、监理方和厂家共同参与,对照图纸逐项核查,发现问题及时整改,才能让楼承板真正发挥“承重+底模”的作用,为建筑打下坚实基础。
服务热线:15821768388
传真:0510-83887588
E-Mail:hellogary666@126.com
地址: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工业转型集聚区北惠路
众力达手机站